![]() |
峽州碧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湖北宜昌地區是中國古老茶區之一。茶圣陸羽青年時期曾去考察,后在《茶經》中把宜昌地區的茶葉列為山南茶之首。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宜昌任縣令時曾有"春秋楚目西偏境,陸羽茶經第一州"的詩句。 峽州碧峰屬半烘炒條形綠茶,經過攤青、殺青、攤涼、初揉、初干、復揉、足干提毫、精制定級等工序制成。其品質特點:外形條索緊秀顯毫,色澤翠綠油潤,內質香高持久,滋味鮮爽回甘,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綠習整。
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準對"峽州碧峰"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峽州碧峰屬半烘炒條形綠茶,經過攤青、殺青、攤涼、初揉、初干、復揉、足干提毫、精制定級等工序制成。其品質特點:外形條索緊秀顯毫,色澤翠綠油潤,內質香高持久,滋味鮮爽回甘,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綠習整。采制時,峽州碧峰茶原料要求:以1芽1-2葉為主,芽葉長3厘米左右,不采對夾葉、紫芽葉、病蟲葉、雨水葉、露水葉,不帶鱗片、雨葉和單片葉,以保證鮮葉的嫩度、勻度、鮮度、凈度。
"峽州碧峰"產地屬于半高山地區,平均海拔200-1000米,境內山川秀麗、碧峰林立、崗嶺起伏。植茶土壤多為黃棕壤,質地疏松,顯弱酸性,pH值4.5-6.5,保水性強,排水性好,濾水濾氣,有機質≥1.0%。
湖北宜昌地區是中國古老茶區之一。茶圣陸羽青年時期曾去考察,后在《茶經》中把宜昌地區的茶葉列為山南茶之首。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宜昌任縣令時曾有"春秋楚目西偏境,陸羽茶經第一州"的詩句。
峽州碧峰為新創名茶,創制于1979年,產于宜昌縣夷陵區西陵陜一帶。
1985年,峽州碧峰四進北京、參加農業、企業、商業優質產品展銷會,并參加"亞太地區國際貿易博覽會"。
1990年,峽州碧峰年產1.5萬多公斤,運銷美國、德國、香港等國家或地區。
截至2017年底,峽州碧峰產區總生產面積為7945公頃。
民國十五年(1926年),峽州碧峰獲湖北省優質產品獎。湖北省、宜昌地區、夷陵縣同時命名為地方名茶。
1985年,峽州碧峰被夷陵縣評為科技一等獎、宜昌地區評為科技二等獎、湖北省評為科技進步三等獎。同時獲湖北省優良產品獎,并被農牧漁業部鑒定為優質茶。
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準對"峽州碧峰"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峽州碧峰"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地域保護范圍為宜昌市夷陵區現轄行政區域內的茶葉核心產區,主要涵蓋太平溪、樂天溪、鄧村及三斗坪計4個鄉鎮。其地理位置位于東經110°51′-111°11′,北緯30°42′-31°06′,東起樂天溪鎮,南至長江對岸的夷陵區三斗坪鎮,北貫整個太平溪鎮直抵鄧村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