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一朵茶網,讓您更懂茶【侵權刪除】

設置首頁|添加收藏|保存桌面|網站地圖xml|Tags標簽

江西婺源綠茶

婺源綠茶簡稱婺綠,漢族傳統名茶之一。產地在中國江西婺源。婺源縣地處贛東北山區,為懷玉山脈和黃山山脈環抱,地勢高峻,峰巒聳立,山青 水秀,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終年云霧繚繞,最適宜栽培茶樹。這里"綠叢遍山野,戶戶有香茶",是中國著名的綠茶產區。

歷史

婺源綠茶歷史悠久,唐代著名茶葉專家陸羽在《茶經》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記載?!端问?middot;食貨》婺源的謝源茶列為全國六種名茶"絕品"之一。明清時代,曾列為向朝廷進獻的"貢茶"。明朝時,婺源縣每年進貢的茶葉2500公斤左右。 "婺源綠茶"從十八世紀開始就已進入國際場,乾隆年間,外銷到英國;咸豐年間, 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號,共制綠茶數千箱運往香港銷售,獲利極豐。"俞德盛"茶號所制"新六香"綠茶還遠銷西歐。光緒年間, 茶商俞杰然建"祥馨實業花園",種植珠蘭,茉莉數千盆,為窨制花茶用。

我國綠茶銷往世界,婺源做了無名英雄。在所有銷往世界的婺源綠茶名稱中均填寫為"中國綠茶"。

品種

婺源茶葉,品種繁多,質量上乘。著名品種有"上梅州"、"大葉種"、"小葉種"、"圓葉種"、"長葉種"等等。

婺源綠茶

名品

天香云翠茶

云翠茶以獨有的板栗香氣,碗豆鮮味和耐沖泡品質著稱國內外;全部選用生長在沒有任何污染的山區有機茶樹鮮嫩芽葉,精細制作,為純天然高級保健飲品,具有怡神醒腦,明目清火,消食除膩,減肥,健美之功能。

婺源仙枝

仙枝茶因其特有的清香味而成為最受歡迎的婺源綠茶之一。主要產自婺源靈巖國家森林公園一帶高山區,制作精細,成品條索緊細,白毫顯露,香氣清香持久,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鮮爽,葉底嫩綠勻亮等特點。

婺源雀舌 雀舌茶精選早春兩芽嫩葉精制而成,香高持久,極受人們歡迎。風韻獨具,品質優異,外形扁圓如禽鳥之舌,緊結重實,色澤綠亮,油潤顯毫,香氣醉人,爽清雅致,翠澈明麗,如初放春葉;干茶(成品茶)落杯??诋斢新?,沸水沖茶緩舒緩展,頗具賞評,遐想之誘。

靈巖劍峰

靈巖劍峰產自婺源北部靈巖國家森林公園高山區。外形似寶劍,與龍井相近。 1989 年在全國名茶評比中獲"國家級名茶"稱號。該茶選料考究,湯青香高。

婺源茗眉

婺源茗眉在 1982 全國名茶評比會上被評定為全國 30 種名茶之一。 1986 年,獲商業部"名茶"稱號。

婺源茗眉是以上好婺源大葉種的鮮葉為原料。鮮葉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采白毫顯露、芽葉肥壯、大小一致、嫩度一致的芽葉。加工工藝細致,分鮮葉攤放、殺青、揉捻、烘坯、鍋炒、復烘六道工序。

婺源茗眉由于茶樹生長條件優越,茶樹品種良好,采制精細,成茶品質具有:外形彎曲似眉,翠綠緊結,銀毫披露;內質香高,鮮濃持久;滋味鮮爽甘醇等特點。 1986 年被評為商業部優質名茶。

婺源毛尖

婺源毛尖以婺源高山早春茶芽為原料精制而成。其外形細嫩,芽肥壯,勻齊,有鋒毫,葉呈金黃色,色澤嫩綠油潤,香氣清鮮,水色清澈,杏黃、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艷。 成茶外形細嫩扁曲,多毫有峰,色澤油潤光滑;沖泡杯中霧氣輕繞頂,滋味醇甜,鮮香持久。

婺源山高林密,氣候溫潤,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云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蘊成良好的品質。

特點

葉質柔軟,持嫩性好,芽肥葉厚,有效成分高,宜制優質綠茶。選用"上梅州"良種茶葉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的"茗眉"茶,香氣清高持久,有蘭花之香,滋味醇 厚鮮爽,湯色碧綠澄明,芽葉柔嫩黃綠,條索緊細纖秀,鋒毫顯露,色澤翠綠光潤。

工藝

婺源綠茶是以清明后采摘的一芽二葉為原料,經過殺青,造型揉捻,分段干燥,分篩梗,風選,拼配等工序精制而成。

婺綠輝煌

大畈靈山茶

明嘉靖年間,縣人汪宏(時任吏部尚書)以本縣大畈靈山茶進貢皇帝,獲得皇帝欽賜的"金竹峰"金字匾額。

濟溪上坦源茶

明嘉靖年間,縣人游應乾(時任戶部右侍郎),以本縣濟溪上坦源茶進貢皇帝,獲得皇帝欽賜的銀牌。

"祥馨永"珠蘭窨花茶

清宣統二年( 1910 年),思口龍騰村俞杰然創辦的"祥馨永"茶廠精制的珠蘭窨花茶,被選為展品,參加清廷農工商部在南京舉辦的勸業會上展出,獲金獎。

"汪晉和"綠茶

清宣統二年( 1910 ),曉起人汪晉和辦的茶號精制的綠茶,參加清廷農工商部在南京舉辦的勸業會上展出,獲一等獎。民國四年( 1915 ),該茶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慶祝巴拿馬運河開航太平洋萬國博覽 會"上展出,獲二等獎。

"協和昌"珠蘭精茶

民國四年( 1915 ),思口龍騰村俞祥馨辦的"協和昌"茶莊產制的珠蘭精茶,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獲一等獎。

"益芳"綠茶

民國四年( 1915 ),裔官村汪益源辦的"益芳"茶莊產制的綠茶,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獲一等獎。

"鼎盛隆"綠茶

民國四年( 1915 ),延村金氏辦的"鼎盛隆"茶莊精制的綠茶,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獲一等 獎。

茗眉

1959 年 9 月,婺源茶廠特制的"茗眉"茶在全國農業展覽會上展出,獲國務院頒發的獎旗。商業部評其為"世界茶葉珍品";蘇聯專家評其為"最優級的綠茶"。 1982 年,在全國名茶評比會上被評定為全國30 種名茶之一。 1986 年,獲商業部"名茶"稱號。

奇峰

1959 年 9 月,婺源茶廠特制的"茗眉"茶在全國農業展覽會上展出,獲國務院頒發的獎旗。

特珍特級

1985 年,婺源茶廠精制的"特珍特級"綠茶,獲國家"優質產品"銀質獎。

特珍一級

1985 年,婺源茶廠精制的"特珍一級"綠茶,獲國家"優質產品"銀質獎。

雨茶一級

1985 年,鄣公山茶廠精制的"雨茶一級"綠茶,獲國家"優質產品"銀質獎。 1986 年,婺源茶廠精制的"雨茶一級"綠茶,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貢熙一級

1986 年,婺源茶廠精制的"貢熙一級"綠茶,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珍眉一級

1986 年,婺源茶廠精制的"珍眉一級"綠茶,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靈巖劍峰

1989 年,婺源綠茶"靈巖劍峰",在全國名茶評比中獲"國家級名茶"稱號。

大鄣山茶

1999 年 8 月,大鄣山茶獲 99 昆明世博會金獎。

婺源茶道

婺源,地處贛、浙、皖三省交界,境內山巒起伏,溪澗橫斜。終年雨潤風濕,霧罩云遮,歷史上就是出名茶的靈秀之地。

婺源人會種茶、善制茶、懂飲茶。茶道、茶禮、茶俗就像是條涓涓的小溪,生生不息的匯入中國茶文化的海洋。

茶道,由于主體、地域、文化、條件的不同,歷來就是多層次的,呈現出各自不同的審美意識和綽越風 姿,今天,我們獻上從民間整理出來的茶道:農家茶、新娘茶、文士茶,愿和大家一道品嘗鄣圣的潤厚甘爽,欣賞她的葉綠湯清,感悟茶道的思想精神,體味她的高雅情韻。

婺源鄉村,家家種茶,人人飲茶。不僅上山采藥,下田耕作,要帶上茶筒,而且村間道路還設有茶亭。家里待客,常用茶壺泡茶分飲。茶重內質,情貴真誠,鄉土氣息,純樸親切。

清宮茶

首先準備茶具,投茶之前,先用熱水將瓷壺和湯甌蕩洗一遍。再沖泡注水,這種泡法叫"壺泡法",就是將茶泡在壺里,然后再分飲。茶泡好后,一般要等三分鐘,這樣茶的香氣和汁味才能充分溢 出。

農家茶

婺源鄉村,家家種茶,人人飲茶。不僅上山伐木,下田耕作要帶上茶筒,而且村間道路還設有茶亭。家里待客,常用壺泡茶分飲。茶重內質,情貴真誠,鄉土氣息,純樸親切。

茶品:婺綠特級茶

水品:溪澗山泉

茶具:青花瓷壺、湯甌、銅水壺

茶道姑娘頭系蠟染頭巾,身穿青花小褂,外圍繡花圍裙,簡樸大方、明快素雅,散發出濃郁的鄉村氣息。

農家茶的茶具是一種青花小碗,婺源叫湯甌,在鄉村,一般用來飲茶,既簡樸,又方便。投茶之前,先用熱水將瓷壺和湯甌蕩洗一遍。泡茶使用"壺泡法",就是將茶泡在壺里,然后再分飲。

泡飲所用的茶品是AA級綠色食品--婺綠茶特級。婺綠茶基地平均海拔500-1500米,主峰高達1630米,特定的氣候與土壤條件,使婺綠茶具有香高、湯碧、味厚、汁濃的獨特品味,深受人們的喜愛。茶泡好后,一般要等三分鐘, 這樣茶的香氣和汁味才能充分溢出。

分茶時,八個湯甌,依次點灑,均勻布水。然后,又從最后一個開始,倒過來點灑一遍。這樣,茶湯才能前后一色,濃淡相宜。人們特此雅稱為"韓信點兵"。

新娘茶

婺源人的生活中,無處不體現茶文化現象,新娘茶,作為古俗,可謂代代相襲,流傳不衰。當地風俗,新娘在拜堂后的第二天第一件事就是親手泡制香茶敬獻公婆及男家親眷。

廳堂里紅燭閃爍,長輩們依序而坐,新娘在小姑的引導下,蓮步輕 移,登堂向四周長輩施禮。新娘采用的茶具是從娘家帶來的陪嫁品,獻上娘家帶來的新人果子,里面有紅棗、花生、桂園、瓜子,它預兆新娘早生貴子。

接著煮水泡茶,新娘泡制的是冰糖桂花茶,取其甜蜜富貴之意,賜予親人吉祥如意的祝福。

新娘敬茶講究的是規矩,有序重禮。敬的第一杯茶,當然是上方的公婆,按照婺源的民俗,當新娘向公婆敬茶時,公婆要遞上"紅包",新娘敬好公婆之后,再按下左、下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順序相繼敬茶,如果客人分列而席,那自然也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了,這種重禮之風,婺源民間至今還保存著。

有道是"品飲新娘茶,一生福無涯"。讓我們隨著新娘敬獻的那杯甜甜的香茶,細細的品味那份親近的情和天然的香。

文士茶

婺源,歷史上屬新安文化,儒雅風流,書齋庭院,竹塢流星泥爐鄣炭,瓦罐竹勺,茶重形質,水選名泉,追求的是湯清、氣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的境界??胺Q為中國儒家茶之代表。

茶品:婺綠茗眉,婺綠劍峰

水品:廖公泉、廉泉

茶具:青花梧桐三筆盂、泥壺

茶道姑娘穿著婺源婦女的傳統服裝--羅裙。裙子是整幅的,二片交疊,前后圍系。雖然簡樸,但端莊高雅,頗有大家風范。

第一道程序:焚香、點香,一敬茶圣,二表示對賓客的歡迎。

第二道程序:滌器,茶具宜燥潔,因此須用熱水將杯盞洗滌干凈,方法是:先將杯輕蕩三下,再淋蓋,最后涮杯托。

第三道程序:置茶,先將錫罐里的茶葉取出放在"茶則"中,然后再用竹勺分別投入杯中。"茶則",是茶葉的一種量具,古時是末茶煮飲,往往用茶則掌握一定的份量,現在是散茶泡飲,用茶則置茶,則更便于均勻布茶,做到杯杯濃淡一致。

第四道程序:"洗茶",就是用少量的沸水先浸潤一下茶葉,稍頃,將水潷去,主要是為了祛蕩寒氣,促其張 發。

第五道程序:正式沖泡,沖泡時要做到心神專注,壺高水急,手法細膩,茶湯均勻。茶道姑娘現在表演的沖泡技法叫"鳳凰三點頭",壺嘴三上三下,水柱銀珠成鏈,這樣不僅使杯中的茶葉上下翻滾,受熱均勻,而且也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文仕茶所用茶品為:婺綠茗眉,婺綠劍峰。清明之前,茶樹新發,嫩芽初展,用它加工而成的茗眉,外形挺秀,白毫披露,香氣清高濃郁,回味醇厚甘水,多次被評為全國名茶。

水在茶的泡飲中是十分重要的。茶為水之神,水為茶之體。陸羽在《茶經》中說:"水以山泉為上,江河中,井水為下。"在婺源,當取廖公泉、廉泉之水。此乃唐宋名泉,古人常臨泉煮水,品茗諞道。煮水烹湯,在古時更是十分講究的:火有文武之分,湯有三沸之法,候火辨湯,歷來為茶人所樂道。

地理標志保護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婺源綠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婺源綠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成年人三级片导航_先锋影音制服丝袜自拍资源_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_成?¤人免费午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