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玲瓏茶,湖南省桂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桂東玲瓏茶,湖南桂東縣清泉鎮所產的一種高山云霧茶。玲瓏茶的種植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品質優異,形美質優。玲瓏茶緊細彎曲,狀若環勾,色澤蒼翠,銀毫畢露,沖泡后湯色清亮,滋味醇厚。
玲瓏茶是桂東縣廣大茶農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聚合桂東特有的"天、地、人、種",包括土壤、氣候、栽培技術和制作工藝等條件,打造出來的獨特精致農產品。玲瓏茶傳統制作工藝被列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2012年,玲瓏茶成功創建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玲瓏茶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細,狀如環鉤,色澤綠潤,銀毫披露;香氣持久;湯色清亮,滋味濃醇。飲后甘爽清涼,余味無窮,一經品嘗,無不交口贊美。玲瓏茶多次被評為湖南省優質名茶。
該茶形如環鉤,奇曲玲瓏,又產于玲瓏村,故有"玲瓏茶"之雅稱。
玲瓏茶產地-湖南省桂東縣,位于羅霄山脈中段南端、湖南省的東南部、湘粵贛三省的接壤地帶,東北靠萬洋山,東南臨渚廣山,西有八面山。八面山的最高峰達2042米,《桂東縣志》云:"上有八面山,下有胸膛山,離天三尺三。"可見其山之高。
桂東縣森林覆蓋率超過82%,居全省之首,縣城海拔840米,為湖南之最。境內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組委會認定為"負氧離子含量最高的縣"。全縣四季分明,冬暖夏涼,是遠近聞名的"養生天堂、避暑勝地"。
桂東是典型的山區縣,土地構成格局大體是"八山一耕一其它"。這里林木蒼翠,溪水縱橫,云霧繚繞,土壤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各種植被和茶樹形成了相得益彰的生態層次結構,太陽散射光多,十分適合茶樹種植,茶樹生長旺盛,芽頭肥壯,葉質柔軟,茸毛甚多,品質風格獨特。茶樹體內內含物的積累,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適宜,茶葉品質好,形成了玲瓏茶獨特的品質和韻味。
桂東玲瓏村產茶歷史悠久。相傳在明末清初年間,玲瓏山上有一位山母仙,憐憫遠道求生之客,一夜,親自騎馬到村里傳授制茶仙法,對各農戶都教三遍。一到拂曉,她來不及喂馬,就匆匆騰云離去,至今玲瓏山頂上還有一處稱為馬歸槽的地方,形如馬槽,終年蓄水不竭。
桂東產茶,遠追上古之期,漢《神農百草經》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農即炎帝,炎帝陵毗鄰桂東。從植物群落的分布特點推斷,新時器時代桂東境內已有茶樹分布。
明末清初,縣令用玲瓏茶進貢。成書于清朝的《桂東縣志》記載:"貨之屬曰桂東土茶焉"。
《中國茶經》著作記載:"玲瓏佳茗,產于湘南桂東,群山之腰,蒼松翠竹,陰晴朝暮,山嵐霧嶂,藏玲瓏茶之園也。"《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湖南茶葉大觀》等諸多著作對玲瓏茶都有記載描述。1929年《湖南各縣特產調查筆記》載:"茶葉為八面山天然產,飲之涼生兩脅,可以消煩滌慮"。
1981年,湖南省茶樹品種資源調查組在桂東發現了較原始的茶樹品種。
1965年7月,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王延春到桂東視察,以最早生產這種茶的銅鑼村玲瓏組命名:玲瓏茶。
1980年,玲瓏茶首次參加國家茶葉評比,獲得國家農牧漁業部金獎。
《桂東縣志》記載:1949年全縣茶園面積400畝,產茶350公斤。
1965年時,桂東縣茶葉種植面積達到3933畝,年產茶6100公斤。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茶葉生產受到影響,1970年后才逐漸得以恢復。
1991年起,桂東縣委、縣政府為加快山區脫貧致富的步伐,將茶葉產業列入縣域支柱型產業進行開發,到2000年,全縣茶葉面積擴增,茶葉產業化逐步形成。
截至2012年,桂東縣有茶園種植面積6萬畝,年產名優玲瓏茶1500余噸,產值1.8億元。
1980年,入選為湖南省優質名茶。
1985年,榮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獎。
1988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獎牌。
1989年,獲國家部優產品獎。
1991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工業十年新成就展示會優秀新產品獎。
1994年,獲首屆"湘茶杯"金獎。
1994年,第五屆亞太國際貿易博覽會金獎。
1996年,獲第三屆"湘茶杯"金獎。
2005年,第12屆上海國際茶文化節中國名茶評比中獲金獎。
2007年,成立玲瓏王茶葉開發有限公司。
2008年,榮獲第三屆中國(長沙)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
2009年,第十屆中國(湖南)國際農博會金獎。
2012年,玲瓏茶成功創建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湖南省桂東縣的清泉鎮、橋頭鄉、寒口鄉、黃洞鄉(現漚江鎮)、城關鎮(現漚江鎮)、增口鄉、寨前鄉(現寨前鎮)、大塘鄉(現大塘鎮)、新坊鄉、普樂鄉(現普樂鎮)、東洛鄉、沙田鎮、貝溪鄉、大水鄉(現沙田鎮)、青山鄉、四都鄉(現四都鎮)及八面山自然保護區等17個鄉(鎮、自然保護區)轄行政區域。
民間習俗
很早以前,桂東就形成了許多和茶有關的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據《桂東縣志》載:"桂東有結婚以茶、鹽為聘習俗,謂之山盟海誓;嬰兒出生,以茶洗身,消災免病;老人壽終正寢時,要在其嘴里放上幾片茶葉,謂之魂不迷關,體不發腐;請客送禮,都以茶禮相待;并有'寧可終生不飲酒,不可一日不喝茶'之說"。
玲瓏茶賦
桂東銅鑼村,高臥群山之腰,松竹為伴,薄霧為帳,流泉為聲,此地產茶,獲國際之優質名茶獎。茶余興起,作《玲瓏茶賦》,以贈友人:
玲瓏茶者,取其嫩尖,素手揉制,其藝之精,其工之巧,名冠遠近。所制茶也,條索緊細,狀若環鉤,奇曲玲瓏,鋒苗秀麗。細察之,色澤綠潤,鐘南國之靈秀;纖毫顯露,呈北宇之銀輝。每沖泡開湯,杯水之中,景態萬千:或沖騰而上,若群鶴之舞于中天;或飄逸而下,似玉蝦之沉于滄海。稍傾,茶香清高,芳氣襲人,何也?飛瀑懸空,出于崇山峻巖之中;流清鋪地,遁于青樹翠蔓之間。為茶之水,晶瑩澄凈,清沏淳淳,又茶樹為百花襯綠,群芳替清茶添香。煙云離合,霧雨迷蒙,故山青而茶綠,水秀而茶清,花艷而茶香。待清香入口,滋味非凡,馥郁持久,回味無窮。發提神醒腦之力,具清暑祛邪之功。痛飲數杯,則神志隨之奮張,沉郁與之云散,煩勞為之頓失。倘高世之才,仁智之士,煮雪烹茶,古趣盎然,每轉策回籌,出謀發慮,究研精微,去暗發明,亦賴其功也。
玲瓏茶者,其形也奇,其色也秀,其香也馥,其味也醇,東比龍井,北齊君山。高山流水,有識茶者,曰:神品也!
桂東采茶調
"口唱山歌給妹聽,看妹知情嗯知情;點燈也要雙燈草,唱歌也要妹回音。山歌越唱越開懷,井水越舀越有來;阿哥走了桃花運,越唱山歌妹越愛。……只要倆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濃。"
"八面山美,玲瓏茶香;桂東是個好地方,山路彎彎云里走,白霧圣水哺茶鄉,人間仙境風景好喲,神奇傳說源遠流長;當年紅軍進了山,玲瓏茶香伴英雄打勝仗,神山神水出神兵,不老的歌謠代代唱。"
"八面山美,玲瓏茶香,桂東是個好地方,山山水水惹人醉,留戀忘返是茶鄉,瑤家待客火辣辣喲,化作情歌你我來對唱;如今山區大變樣,茶鄉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強,好山好水出好茶,幸福的歌謠天天唱。"
現經民間收集、傳唱、改編和整理,桂東采茶歌有近千首之多。
桂東客家采茶調,又稱"采茶曲",由來已久,流行于桂東玲瓏茶主產區清泉、橋頭一帶,是一種客家文化。
而今,桂東客家采茶調集詩、歌、舞、劇于一體,有獨唱和對唱,唱者常把農村生產生活中熟知能詳的事物及景象融入,語言質樸,曲調抒情,是反映桂東客家人勞動生產為主要內容的山歌珍品。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引人入勝,已列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名人與玲瓏茶
齊白石大師的弟子、當代著名金石書畫家李立先生品嘗玲瓏茶后,欣然用金石書法命筆題寫篆體"玲瓏茶"。
全國著名評茶大師、國家茶葉審評專家陸松侯教授品評后說:"玲瓏茶外形細巧玲瓏,呈環鉤奇曲狀,身骨重實,銀毫顯露,色澤綠潤,內質湯色黃綠明凈,香氣清高,滋味鮮醇甘爽,葉底嫩綠明亮,具有獨特品質風格。"
國際茶葉聯誼會理事、全國茶葉學會常務理事朱先明教授盛贊桂東山好水好人好,并題詩:"高山云霧玲瓏茶,色香味形十分佳,飲料之王延生法,休作尋常一等夸"。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毛致用為"玲瓏王"茶葉親筆題字。
中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中華茶人聯誼會副理事長、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博士生導師施兆鵬教授為玲瓏茶題寫"山水含情,玲瓏有韻"。
全國畫家協會常務理事馬小力盛贊玲瓏茶"玲瓏剔透、潤澤天下"。